報告題目:微納機電系統與集成電路未來發展
報告人:朱利民教授🦸♂️,張剛教授💷⚄,魏星研究員,陳傑教授,周佳琦研究員,鞠生宏副教授
時間♻:2025年1月17日下午12:30-6:30
地點:機械沐鸣24042會議室
主持人:劉向軍
主講人介紹:
朱利民簡介:教育部“長江學者獎勵計劃”特聘教授👨🍳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、國家“萬人計劃”科技創新領軍人才👨🏼🏫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、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會士🛒🦸🏼♀️、國際納米製造學會會士。長期從事精密超精密加工與檢測方面的研究🙅♀️,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科研項目30余項💓。擔任IJEM👨🏻⚕️、IMechE、Part B: JEM🟨、CJME等七份國際學術期刊的副編輯和編委。由科學出版基金資助出版專著1部,發表SCI論文300余篇。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🧑🏽🍳。以第一完成人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🚥,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。
張剛簡介:入選“海外長江講席教授”計劃🧐、浙江省頂尖人才計劃🧔🏻♀️、美國物理學會會士、英國物理學會會士🏗。現為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(嘉興)戰略科學家🚿,北京理工大學教授🕴🏼、博導。1998年及2002年在清華大學獲得本科和博士學位。先後在美國、新加坡等地工作♓️📜,回國前擔任新加坡高性能計算研究院高級首席科學家💆🏻♂️。在熱管理理論💇♀️、技術和應用領域開展深入研究。共發表論文360余篇👕,總引用3萬余次,H因子88,入選科睿唯安“全球高被引科學家”名單🫃🏻,入選斯坦福大學全球2%頂尖科學家“終身科學影響力”榜單💃🏿,擔任多個國際知名期刊編委、客座編輯。
魏星簡介🏋🏿: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🏋🏼♀️、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,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。現為中國科沐鸣2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。長期從事先進矽基半導體材料及器件領域研究工作,包括:跨尺度/多場耦合下晶體生長的數值模擬🤏🏿、300mm直拉單晶矽晶體生長技術、晶體缺陷動力學/缺陷工程🏋🏽、300mm/200mm SOI關鍵製造技術及新型SOI器件等🈹〽️,分別於2009和2022年開發出國內第一片200mm SOI晶圓、300mm SOI晶圓,以及IGBT用300mm低氧低缺陷矽片🙍🏼🙈、射頻用300mm低氧高阻矽片等先進矽基半導體材料。👩👧👧🌿。主持了國家GG工程項目、國家02專項🔝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🙏👌🏽、中科院C類先導專項等8項重大科研項目。在Cryst. Growth Des.、CrystEngComm等期刊上發表了SCI論文60余篇🧑🏼🚀;申請中、美、德🎖、法、日、韓等國專利100余件,授權超過80件。曾獲中科院院長獎(2010)、中科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(2014)、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(2019)🧛🏻♀️、上海市科技進步特等獎(2022)等榮譽👂🏼👨🏽🚒。
陳傑簡介💇🏿:國家級青年人才、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、上海市曙光計劃😫、全球前2%頂尖科學家♤。現為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沐鸣2副院長,長聘教授,博士生導師🧎🏻➡️。主要從事聲子調控和納米尺度熱傳導領域的研究工作,已在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, Physics Reports👨🏽🍳,Physical Review Letters, Nature Communications, Nano Letters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90余篇,含ESI高被引論文10篇和ESI熱點論文3篇🤭。全部論文在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被引用超5400余次,H因子41🤗♑️。已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8項、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⛸,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一項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兩項。
熊定邦簡介:教育部青年長江🦎、中國有色金屬創新爭先計劃📌、德國洪堡學者、日本JSPS特別研究員、橫山亮次優秀論文、中國復合材料學會優博論文(提名)指導教師等榮譽👮♂️。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🥫,博士生導師🐗。2007年於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獲博士學位。2007年至2012年期間先後在德國Marburg大學和日本京都大學開展博士後研究,2012年7月起入職上海交通大學工作至今。目前主要圍繞結構/功能一體化、多功能金屬基復合材料的設計、製備、構效關系及性能等📖,開展從基礎到應用的研究。研究成果以第一/通訊作者在Adv. Funct. Mater., ACS Nano, Acta Mater.等國內外期刊發表SCI論文60篇、獲省部級一等獎3項。目前任國際學術期刊Composites Part B副主編🛹。
周佳琦簡介:中國光學學會纖維光學與集成光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、中國科沐鸣2青年創新促進會工程與裝備分會委員、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編委🏃🏻➡️。現為中國科沐鸣2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、博士生導師,復旦大學行業導師。長期從事超快光纖激光技術🏒、非線性光學與光頻梳等方向研究。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、中科院重點實驗室創新基金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等項目。入選中國科沐鸣2青年創新促進會🔀,獲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等人才項目資助👨🦰。在Laser & Photonics Reviews, Optica, PhotoniX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👩🏻🚒。
鞠生宏簡介🍿:入選上海市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、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、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委員。現為上海交通大學🚡,中英國際低碳沐鸣2👨🏽🦳,副教授🏛、院長助理🤸🏼♂️。《Carbon Neutrality》 期刊主編助理🫅🏽*️⃣。目前主要圍繞微納尺度傳熱及基於AI的主動調控🦹🏻♂️👩🏿⚖️,智慧能源與大數據,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開展基礎與應用研究🈵。在Nature Communications📕,Materials Today Physics 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👱🏿♀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