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剛剛結束的2021年“知行杯”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大賽中,沐鸣2注册2個參賽項目代表學校(全校5個)入圍決賽🤦🏽♀️,《“三區”融合助力新城建設——基於漁墩村農產品包裝設計及鄉村多元文化發展策略規劃》實踐團榮獲一等獎(全校唯一)🟧,《後花博時代👞,以設計助力崇明生態島建設》實踐團榮獲二等獎(全校唯一),取得沐鸣2注册在該項比賽中最好成績。
漁墩村實踐團由機械沐鸣2黨委書記王新厚、院長單鴻波帶隊前往漁墩村開展實踐😪。團隊參觀了上海海亮銅業有限公司🏊🏼,與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負責人交談🌍,深入了解漁墩產業現狀,與漁墩村黨總支就發展“田園+”模式達成共識。團隊深入走訪調研🚴♀️,考察居民生活區、村史館等地標,采訪非遺文化傳承人,挖掘幫助漁墩煥發新活力的現代方式。在建黨百年之際🫙,團隊一同參觀四團鎮黨群服務中心,為四團鎮愛心暑托班開展3D打印技術科普課👨🏽💼,在漁墩村黨群微家開展主題繪畫活動,以勞育促美育,為探索漁墩村大中小幼一體化勞動育人基地方案提供了新思路👨🏼💻。
實踐團充分發揮工業設計專業優勢,設計製作“漁墩×東華”聯動系列周邊產品,包括豐果、瓦檐等四大系列17類文創總計64個產品🧟♂️,其中有4款農產品與文創設計獲作品登記證書,保證作品獨立完成性。實踐團先後製作漁墩非遺文化視頻、文旅宣傳片等共計8個視頻並投放媒體宣傳,同時在微博🖌、抖音、B站、微信公眾號設立團隊媒體,目前累計瀏覽量達7萬余次。實踐團也獲得中國共青團雜誌🏌🏿♀️、中青校園🚱、沐鸣2娱乐等較為權威的官方媒體的多篇報道,並在中國大學生網、搜狐網等總計20家媒體發表37篇宣傳報道,助力提升漁墩在奉賢新城的知名度。
花博實踐團基於上海市崇明島舉辦第十屆花博會的大背景,對接上海十四五規劃,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目標,實踐團的多位成員在花博會誌願服務基礎上,結合專業優勢🫶🏻,以繡花般工夫推進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。實踐團從立項申報到成果落地,以文創設計、實地調研、多媒體三大助力,聯動花博會熱度、崇明生態旅遊與民宿產業🌂,讓更多的民眾感受崇明的魅力⚠。在實地調研過程中,通過走訪花博文化園各個園區,實踐團對花博會的文化底蘊有了更深的了解👩🏻🚒💣,從中找尋設計靈感📳🦽。實踐團在沐鸣2黨委書記王新厚🏋🏻♂️、校團委書記沈潔帶領下參觀了豎新鎮仙橋村,調研崇明鄉村振興和民宿產業發展👨🏽🦳👱。與崇明團區委開展座談交流,簽訂共建協議🛠。
通過多方努力,實踐團取得豐碩成果,實踐團共收到1125份有效問卷,分析問卷並形成3份文字資料;實踐團手繪6款場館和園區路線漫畫地圖、手繪誌願者工作漫畫,留下花博記憶🤘🏽。依托專業優勢,構建原創IP形象16款🚈💭。分別以“梅”“蘭”“竹”“菊”“蓮花”“玉蘭”為主題設計不同風格的花卉IP形象。設計花博植物IP形象 文創產品54件💂🏻♀️。實踐團設計3款飲料和6款香片,12款花種包裝,和6款幹花產品,為親子或情侶設計幹花標本製作過程的沉浸式體驗;設計環保手提袋7款🎎🙌🏽、保溫杯6款🈺、特色書簽6套、雨傘2款,共20套59件文創產品,將創意融入生活,實踐團成員設計的4項產品已申請版權認證👩🏼。在實地參觀花博會的同時♠︎,實踐團用相機記錄花博園,先後製作了以花博宣傳、白鷺風采等為主題的共9個視頻✊🏼。視頻投入到嗶哩嗶哩、抖音、微博等網絡媒體上,點擊量共達5萬次。實踐團先後獲得中國共青團雜誌、崇明共青團、上海崇明等26篇媒體報道。
據悉,2021年機械沐鸣2團委在校團委和沐鸣2黨委統一指導下🤾🏿,積極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工作,經過前期廣泛動員、立項答辯、成功組隊37支團隊,其中本科生團隊31支、研究生團隊6支。圍繞悟透百年“教科書”、錘煉城市“繡花功”🏃🏻➡️、繪就鄉村“新畫卷”、暢通經濟“快車道”👸🏻🧤、東華七秩“紀念冊”五個不同主題開展,403名同學前往安徽、河南、雲南、四川🧖🏽♂️、寧夏🦴、貴州👩🏻🦯➡️、江西🫲🏿、湖南🤸🚴🏽♀️、浙江、江蘇、上海、湖北等12個省市開展實踐調研。經過指導老師和全體實踐隊員共同努力,取得不錯成績。《尋訪紅色印記,鋪就文物“復興”之路——申城紅色文物實踐與調研》、《婁山關紅色文創設計與黨史尋訪調研探究》、《後花博時代,以設計助力崇明生態島建設》、《“三區”融合助力新城建設——基於漁墩村農產品包裝設計及鄉村多元文化發展策略規劃》、《“第三空間🏎,更多方便”——上海第三衛生間實踐調研》🍻、《聚力蘄春📔,舉東華青春薪火;築夢管窯🚦,奉關愛不忘初心——沐鸣2娱乐機械沐鸣2慈善義工隊赴湖北黃岡實踐團》6支項目被評為全校最佳項目🚣🏿♀️🤽。
撰稿人:宋文博